文|回声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
前言
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亿万富翁,所有人都对他小心翼翼,带着怜悯,一个刚出狱的街头混混,来应聘护工只为领失业金,笨手笨脚,毫无敬意。
这两个生活在极端世界的人,本不该有任何交集,但他们的相遇,却彻底改变了彼此的人生方向。
影片内容
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亿万富翁,和一个刚出狱的街头混混,能聊什么?
《触不可及》讲的,就是这么一场不可能的相遇。它不是童话,而是一场发生在真实巴黎的化学实验,粗暴又温柔,最终炼出了黄金。
菲利普的世界,物质上什么都不缺,精神上却几近窒息。
所有人看他,眼神里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怜悯。他像一件珍贵易碎的古董,被供奉,被同情,唯独不被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。
直到德瑞斯闯了进来。他来应聘护工,目的荒唐得可笑,只是为了盖三个求职失败的章,好去领失业救济金。
他笨手笨脚,给菲利普喂饭能戳到眼睛。他毫无敬意,拒绝给一个大男人穿上长丝袜。他粗心大意,把洗发水当成足浴露。
在旁人看来,这是彻头彻尾的“不专业”。但在菲利普看来,这恰恰是最高贵的尊重。
因为德瑞斯眼里没有“残疾人”,只有一个跟他一样,会烦躁、会开玩笑、有各种需求的普通男人,当朋友好心提醒他,德瑞斯有前科,而且“没有同情心”。
菲利普一句话就说穿了所有,就是要他没有同情心。他缺的从来不是怜悯,而是一口能让他自由呼吸的、不被区别对待的空气。
瘫痪之后,菲利普的生活像一潭死水,妻子的离世,更让这潭水彻底冰封。德瑞斯的出现,就像一块巨石,砸开了冰面,让一切重新流动。
他把菲利普抱上跑车,在午夜的巴黎街头狂飙,只为甩掉警车后放声大笑,他给菲利普的轮椅装上顶级马达,让它跑得比所有人都快。
他带他抽从未试过的烟,在阿尔卑斯山下打一场幼稚的雪仗,甚至怂恿他再次体验滑翔伞,从空中俯瞰世界,这些都是菲利普早已认定与自己绝缘的疯狂。
更重要的,是情感的流动。当菲利普因幻肢痛在深夜痛苦不堪时,德瑞斯没有手忙脚乱地找药,而是带他出门兜风,用城市的灯火和新鲜的空气转移他的痛苦。
他还发现了菲利普与女笔友通信的秘密。
在德瑞斯简单粗暴的鼓励下,菲利普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。影片结尾,德瑞斯更是为他安排了一场惊喜的海边约会,彻底融化了他内心最后一道冰墙,死水,终于再次流向了大海。
两个世界的人
他们是根植于两种极端土壤的人。
菲利普的土壤,是古典乐、歌剧和现代艺术,精致、优雅、上流。德瑞斯的土壤,是贫民窟、黑帮和“球风火乐队”,粗粝、直接、野蛮生长。
关于德瑞斯的家庭,说法不一,或许是被单身母亲拉扯大,或许是被叔婶收养,但这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背负着那片土壤赋予他的责任与麻烦。
巨大的文化差异,却成了他们之间最有趣的肥料。
菲利普带德瑞斯听歌剧,德瑞斯觉得是“穿着树唱歌的疯子”。德瑞斯在菲利普高雅的生日派对上播放劲爆舞曲,竟点燃了全场,最绝的是德瑞斯随手涂鸦的一幅画。
在菲利普的“包装”和吹嘘下,竟以11000欧元的天价卖给了朋友。这既是朋友间的恶作剧,也像一个隐喻,来自底层土壤的种子,在上流土壤的滋养下,开出了意想不到的花。
当德瑞斯的弟弟陷入黑帮危机,他必须离开,回归自己的土壤去解决问题,这次短暂的分离,恰恰证明了他们已经在对方的世界里扎下了多深的根。
德瑞斯像一团火焰,他的存在,就是为了打破菲利普世界里那些冰冷的规则,他会毫不客气地教训堵住菲利普车库的邻居,用最“混混”的方式捍卫朋友的尊严。
他会在菲利普情绪低落时,用近乎胡闹的方式给他刮一个希特勒式的胡子,只为博他一笑,这团火焰,既温暖了菲利普,也淬炼了德瑞斯自己。
离开菲利普后,他去求职,竟能凭借耳濡目染来的艺术见解,让面试官刮目相看,最终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。
而菲利普那边,火焰一旦熄灭,立刻重回死寂,新来的护工专业、严谨,却也刻板、无趣。菲利普变得暴躁、颓废,甚至蓄起了胡须,彻底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。
直到管家看不下去,把德瑞斯找了回来,当那辆熟悉的玛莎拉蒂再次响起引擎的轰鸣,当德瑞斯载着菲利普重新上路,那团希望的火焰,终于再次熊熊燃烧。
影片的主角
影片中那些鼓舞人心的小时刻,像是导演精心撒下的珍珠,串联起整部电影的情感脉络。德里斯和菲利普在高速公路上飙车的场景,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时刻。
菲利普的生日派对原本是那种上流社会的典型聚会,宾客们端着香槟,说着客套话,空气里弥漫着虚伪的优雅。德里斯的出现像一阵旋风,他放下古典音乐,换上动感的舞曲,然后开始跳舞。
他的舞步夸张而富有感染力,完全不管周围人惊讶的目光。这个瞬间的可贵之处在于真实,德里斯没有试图融入这个他不属于的圈子,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死气沉沉的派对注入了生命力。
理发这个日常小事,在影片中也变成了充满温情的片段。德里斯拿起剪刀,装模作样地给菲利普设计发型,两人像老朋友一样开着玩笑。这种亲密的互动在护理关系中是罕见的。
通常护理者和被护理者之间会保持一种专业的距离,但德里斯打破了这种界限。他不把菲利普当成需要小心照顾的病人,而是当成一个可以开玩笑、可以恶作剧的朋友。这种平等的相处方式,恰恰是菲利普最需要的。
歌剧院的场景更是神来之笔。德里斯第一次走进歌剧院,面对华丽的装饰和盛装的观众,他显得格格不入。当歌剧开始,他的表情从困惑到惊讶,再到忍俊不禁。
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用这种方式唱歌,忍不住笑出声来。这种反应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是粗鲁的,但它展现了德里斯的真诚。他不会因为这是高雅艺术就装作欣赏,他的每一个反应都是真实的,这种真实恰恰是菲利普周围的人所缺少的。
影片在幽默和严肃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。护理工作本身充满了尴尬和困难的时刻,帮助瘫痪病人洗澡、如厕、换衣服,这些场景如果处理不当,很容易变得过于沉重或者失去尊严。
但导演选择用幽默来化解这种尴尬。德里斯在第一次帮菲利普洗澡时的笨手笨脚,两人关于身体功能的坦诚对话,这些时刻既真实又不失轻松。观众在笑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两个人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信任。
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导演对人物的尊重,菲利普不是一个需要同情的可怜人,德里斯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照顾者。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,有自己的过去、现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影片没有刻意煽情,没有过度渲染悲情,而是通过一个个生活化的细节,展现了两个人如何在相处中找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。
法国电影向来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著称,但《触不可及》在保持法式优雅的同时,也吸收了好莱坞电影的一些元素。节奏明快,剧情流畅,没有过多的哲学思辨或者晦涩的隐喻。
即使是不常看艺术电影的观众,也能被这个故事吸引。字幕的存在并没有成为观影的障碍,反而让观众更专注于画面和表演。
《触不可及》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没有落入残疾题材电影的俗套。它既没有过度美化残疾人的生活,也没有刻意制造悲情。
菲利普的财富让他免于很多现实的困境,但金钱买不来真正的陪伴和理解。德里斯的出现,给他带来的不是专业的护理,而是久违的平等和真诚。这种关系的可贵之处在于,它超越了雇佣关系,成为了真正的友谊。
结语
这部电影提醒观众,快乐可以很简单。它可能是一首歌,一次飙车,一个玩笑,或者只是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。在这个充满焦虑和压力的时代,《触不可及》像一阵清风,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触不可及不是身体的残疾,而是心灵的隔阂。当两颗心真诚相待时,所有的障碍都可以被跨越。
配资证券开户,股票知识配资论坛,配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